姚奠中先生国学思想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12-04-13 作者: 来源:

  为热烈庆祝我校建校110周年,喜迎姚奠中老先生百年华诞,4月6日上午,由山西大学与《光明日报》联合举办、山西大学文学院承办的“姚奠中先生国学思想研讨会”在山西大学文科楼九层会议室举行。山西大学副校长高策、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李春林先后致辞。北京大学中文系卢永璘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孙明君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陈鸿森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湘洲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文系方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李炳海教授等学界专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专家委员李元茂、中国书协理事白景峰等书法界人士,山西大学国学院阎凤梧教授、刘毓庆教授、牛贵琥教授等姚门弟子及山西省社科院、山西大学文学院、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同就姚奠中先生国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研讨。研讨会由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郭万金主持。姚奠中先生在会前与大家亲切会面并合影留念。



  山西大学高策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姚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书法家和教育家,经史子集贯通,诗书画印四绝,一生辗转南北各地高校传道授业六十余年,晚年又捐资设立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矢志弘扬中华国学,为传承民族文化立下殊勋。他表示,国学发展要依托教育,山西大学作为一所百年文脉相承的综合型大学,将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承和国学教育,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贡献。光明日报李春林副总编辑指出,姚先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章门弟子,是在国学研究方面造诣精深且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学大师。总结姚先生的国学思想及成就,对当前正确处理“古今中外”的关系,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研讨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姚奠中先生国学思想的内涵特色、价值成就及其人格魅力、人生境界等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方铭教授将姚先生的国学成就概括为三个方面:恪守师门道德,终身致力于章门国学事业并取得重大成就;把握国学核心问题,能从当今现实社会问题出发研究传播国学;秉持文人传统,坚守国学道义,自成一代通人、鸿儒。山西大学刘毓庆教授认为,姚先生的学术方法及风格集中体现为“由博返约,回真向俗”,其学术成就乃是其人格境界、人生修养的文化结晶。文化部李元茂专家委员认为,姚先生的国学修养体现在其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书法成就正是最物化、最直观的体现。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认为,姚先生所书的“学无止境,艺有专精”最能代表其国学思想对博约关系的处理,特别是其在山西大学长期执教并致力于国学教育,从而形成一个有师承渊源并不断传承发展的国学重镇的经验,值得当下各国学教育院所重视并借鉴。首都师范大学吴湘洲教授以西学东渐的百年学术史为背景,解读了姚先生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方面的重要贡献,赞誉其为“中华学术正脉的守护人”。清华大学孙明君教授结合阅读姚先生著作的体会,以实例证其忧国情怀、严于律己、提携后进、为己而学。北京大学卢永璘教授以“龙跃天门,虎卧凤阁”和“骨气端翔有金石声”评价姚先生的书法造诣,认为字如其人、深广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深厚的用笔功夫、系统成熟的书学理论是其书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山西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贾克勤强调,探讨姚先生国学思想要集中在对其人格魅力、人文内涵的挖掘上,以及其通才通人成才道路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方面。山西大学阎凤梧教授指出,姚先生国学思想具有自强不息、积极用世和乐天知命、安时处顺两大鲜明特点,姚先生本人就是当今活生生的文化载体。其他与会学者还就姚先生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姚体书风及内容、古籍整理思想及方法等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本次研讨会是我校庆祝建校11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展现了学校硕学鸿儒高风和人文攸集气象。

版权所有:中共山西大学委员会党务公开网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8627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71号